特麦汇
当前位置: 首页 > 新闻列表 > 行业资讯

购物指南

合伙加盟

关于特麦汇

传统中秋节的历史来源与习俗,你知道多少?

中秋节又称月夕、秋节、仲秋节、八月会、追月节、拜月节、女儿节或团圆节,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,时在农历八月十五;因其恰值三秋之半,故名,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八月十六。

中秋节一词最早出现在春秋时期的《周礼》中的《礼记·月令》上说:“仲秋之月养衰老,行糜粥饮食。”有人说中秋节起源于古代帝王的祭祀活动,也有人说秋天是收获的季节,农民为了庆祝丰收,表达喜悦的心情,就以“中秋”这天作为节日。但是,中秋节真正开始是在唐朝初年,在宋朝流行,在明清时期,已成为与春节齐名的中国传统节日。

自中秋节的节日形成来,便有祭月、赏月、拜月、吃月饼、赏桂花、饮桂花酒、等习俗,并且是流传至今,经久不息。那么现在的人是怎么过中秋节的呢?怎么把中秋节的“节味”过得更加丰富呢?除了在购买月饼时,能感受到浓浓的节日“氛围”外,我们还能从哪里找到节日的踪迹?以及中秋节当天我们会作什么呢?逛街、陪父母、旅游还是独自宅在家呢?下面来了解下中秋节的传统风俗活动吧!

一、赏月

中秋节赏月的风俗在唐代十分流行,许多世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。到宋代,中秋赏月之风更盛,每逢这一日,“贵家结饰台榭,民间争占酒楼玩月”。至今中国各地还遗存着许多“拜月坛”、“拜月亭”、“望月楼”等古迹。文人、士大夫对赏月更是情有独钟,他们或登楼揽月或泛舟邀月,饮酒赋诗,留下不少脍炙人口的千古绝唱。例如:苏轼的“明月几时有、把酒问青天”、李白的“举杯邀明月,对影成三人”、徐有贞的“好时节,愿得年年,常见中秋月。”等等。直到今天,一家人围坐在一起,欣赏皓月当空的美景仍是中秋佳节必不可少的活动之一。

二、祭月、拜月

在古代有“秋暮夕月”的习俗。夕月,即是祭拜月神。设大香案,摆上月饼、西瓜、苹果、红枣、李子、葡萄等祭品,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,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。在月下,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,红烛高燃,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,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。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,在家的,在外地的,都要算在一起,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,大小要一样。

三、吃月饼

中秋节赏月赏月和吃月饼是中国各地过中秋节的必备习俗,俗话说:“八月十五月正圆,中秋月饼香又甜”。月饼一词,源于南宋吴自牧的《梦梁录》,那时仅是一种点心食品。到后来人们逐渐把赏月与月饼结合在一起,寓意家人团圆,寄托思念。同时,月饼也是中秋时节朋友间用来联络感情的重要礼物。

四、燃灯

中秋之夜,有燃灯以助月色的风俗。在灯笼上燃烛用绳系于竹竿上,高悬于瓦檐或露台上,或用小灯砌成字形或种种形状,挂于家屋高处,俗称“树中秋”或“竖中秋”。富贵之家所悬之灯,高可数丈,家人聚于灯下欢饮为乐,平常百姓则竖一旗杆,灯笼两个,也自取其乐。满城灯火不啻琉璃世界。从古至今中秋燃灯之俗其规模似乎仅次于元宵灯节。

五、逛花灯、猜灯谜

中秋月圆夜在公共场所挂着许多灯笼,人们都聚集在一起,猜灯笼身上写的谜语,因为是大多数年轻男女喜爱的活动,同时在这些活动上也传出爱情佳话,因此中秋猜灯谜也被衍生了一种男女相恋的形式。

六、赏桂花、饮桂花酒

每逢中秋之夜,人们仰望着明月,闻着阵阵桂香,遥想吴刚砍桂,喝一杯桂花蜜酒,欢庆合家甜甜蜜蜜,已成为节日一种美的享受。到了现代,人们一般都拿红酒代替,吃着月饼赏桂花。

七、观潮

“定知玉兔十分圆,已作霜风九月寒。寄语重门休上钥,夜潮留向月中看。”这是宋代大诗人苏轼写的《八月十五日看潮》诗。在古代,浙江一带除中秋赏月外,观潮可谓是又一中秋盛事。中秋观潮的风俗由来已久,早在汉代枚乘的《七发》赋中就有了相当详尽的记述。汉以后,中秋观潮之风更盛。明朱廷焕《增补武林旧事》和宋吴自牧《梦粱录》也有观潮记载。这两书所记述的观潮盛况,说明在宋代中秋观潮之事达到了巅峰。

八、博饼

博饼,也称跋饼,是福建闽南地区和台湾几百年来独有的中秋传统活动,也是一种独特的月饼文化。相传,中秋博饼,是郑成功屯兵时为解士兵的中秋相思之情、激励鼓舞士气,命部将洪旭发明的。博饼也是中秋节时的一种大众娱乐活动,用六粒骰子投掷结果组合来决定参与者的奖品。传统的奖品为大小不同的月饼,设状元1个,对堂2个,三红4个,四进8个,二举16个,一秀32个。相传这种游戏可以预测人未来一年内的运气。

闽南博饼风俗,讲究的就是一个开心,就是博一个好彩头,大多数人都愿意相信,博中状元的人,一年运气总是会特别好,这当然是因为博饼活动里倾注了人们的感情寄托。

今日亦是中秋佳节,祝福人间皆幸福,家家甜蜜美乐圆,老少围坐尽欢颜,月圆人圆共团圆。祝中秋节快乐!

下一篇:2018年白领生活状况调研报告出炉,看完第一条就扎心了
上一篇:明年或许将会有大部分的网店关闭,是利是弊?网友:输给了一纸文书